本案為一處位於新北汐止、面對工業區的毛胚新成屋,一家四口期望居所能兼具寧靜工作環境與親密互動氛圍。設計師從零開始配置空間格局,空間以「串聯感」為出發點,在侘寂美學中尋求光的秩序與空氣的留白,透過開放式配置與視線延伸,串起客廳、餐廚、吧台與書房的日常動線,使家庭成員在各自的位置上仍能交流及互動。
【光影錯落】
空間設計圍繞開放與連結展開,公領域由客廳、餐桌、中島與玻璃書房串連而成,形塑出互動不間斷的共享場景。天花板設計為本案一大亮點,客廳與走道區皆選用礦物塗料延伸至天花板,搭配弧形線條與燈帶照明,產生視覺引導與空間層次,讓光線自然流動並帶出動態節奏感。
【弧序共感】
電視牆與L型收納櫃體採弧形轉角語彙,柔化量體之餘亦強化空間串接感。中島尺寸加寬,兼具備餐、成員交流與電器收納功能,搭配懸空櫃體結構維持整體視覺輕盈。走道端景設有展示層板,依應屋主收藏馬克杯的習慣打造,保留生活軌跡也呼應整體弧形語言。屏風、吊櫃與書房隔間皆以柔和曲線構成,形塑空間流動而不割裂。
整體材質以實木皮、礦物塗料、玻璃磚與石英石為主,輔以局部進口瓷磚與玻璃材質平衡光感與質地。色調上選用暖灰與奶茶色交錯鋪陳,於收納櫃與電視牆之間刻意拉出層次與差異,透過高明度但低彩度的調和方式,維持空間一致性。光線穿梭於肌理之間,映照出柔和的色階轉換,使空間在自然照明下呈現更細膩的層次與溫度,最後,礦物塗料的肌理與弧形元素相互呼應,增添視覺氛圍與韻律。
空間面積約為55坪,原為無隔間毛胚屋,由設計師全數重新規劃。格局設定為三房、一書房、二廳,並以廊道明確分界區分公私領域;公領域配置位於大面積採光處,包括開放式客廳、餐廚與玻璃書房;私領域則集中於後段,主臥與兩間孩房均保留良好採光條件。整體動線清晰、分區明確,亦兼顧生活彈性與未來可調整性。